您的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勤工俭学论文范文(辩论稿,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27 09:18:27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既定标准。勤工俭学源自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勤于做工、俭以求学”即学生个人从事有酬劳动,用以助学,以兼职形式为主。(兼职,即指职工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其他工作职务。)我方判定标准为勤工俭学能否缓解家庭经济负担,能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方认为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勤工俭学表面上挺好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得相应的酬劳。也许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也许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阅历。我们承认有一小部分同学兼顾学业和工作。可是真的就是如此吗?勤工俭学,或者说是大学生兼职真的没有弊端了吗? 我想问一下。何为大学生?上大学是干什么的呢?大学生即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的人才。我们的目的是学习专业的技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术业有专攻,如果我们不上大学就可以进行这一份劳动,那么我们上大学又有什么意义呢?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内化大学里面的知识。千万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能对方辩友会说,我们可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啊。同学,我们大可不必通过这种方式解决经济负担。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成绩去挣去奖学金呢?这不比兼职打工挣钱多?(奖学金:国奖8000元)我们站着把钱挣了,这不更好吗?所有勤工俭学弊大于利。 对面辩友可能又说,我们可以通过勤工俭学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同学如果是为了提高所谓的能力,竞选担任学生干部、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参加社会调查研究等等还能做到能力知识两不误况且以做家教甚至是当服务员、发传单打零工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只是耗时耗力,大学生就成了廉价劳动力,得不偿失。 那勤工俭学可以见识社会,积累社会经验呢?见识社会不可否认,可是见识到社会的哪一面就不好说了,有可能积累的是被骗的经验。根据中国检察网关于大学生兼职案例共计496件,我举两个典型例子。据天津政法报,天津某高校大学生刘某,被黑中介诈骗600元,后报警,警方调查发现本案受害者近百人,这些受骗学生不仅来自高校。虽然被骗人数众多,但是警方发现,报案人却寥寥无几,据嫌疑人的账目信息,警方联系了部分受害人,询问其为何不在第一时间报案。有人说“只好认倒霉,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另一个例子就是我自己,国庆假期我和同学去国贸大厦做电影检票员,到了才发现是是黑中介,要交350元才能用他们的软件找工作,幸好我没有上当。我们增长社会阅历了吗?显然增长的是对社会的不信任对他人的不信任。正如蔡元培先生指出:大学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因此我方认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得不偿失,弊大于利。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和音: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 2025-04-19 08:24:00

36岁,97公斤,子宫内膜癌!两年后的她,不但治了病,还生了娃 2025-04-19 08:02:00

江西省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2025-04-19 07:52:00

特朗普:乌克兰问题谈判短期内若无进展美将不再斡旋 2025-04-19 07:22:00

和音: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 2025-04-19 0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