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惠民托育券”6月1日起发放,最高可领2000元,全省可用 2025-05-25 07:40:00

罗伯特·本顿:我不会在镜子中留下任何痕迹丨逝者 2025-05-25 04:00:00

超百万人次受益 辅助生殖进医保助力“生育梦” 2025-05-08 10:02:00

喜挂光荣牌,珠海三灶镇情暖现役军人家庭 2025-05-08 08:07: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4:00:00
罗伯特·本顿(1932-2025),美国导演、编剧
一个有读写困难症的导演能达到怎样的高度?1977年的《纽约客》杂志将罗伯特·本顿称为“一位迷恋画中妓女的敏感工匠”,但是两年后,罗伯特·本顿就向世人证明他的才华不止于此。
这一年他拿出的作品是《克莱默夫妇》,合作的演员是达斯汀·霍夫曼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故事的框架如今看来依然奏效:家庭主妇不堪忍受家务的繁重和丈夫的冷漠,愤而出走,再次归来已是成功的设计师,为争夺儿子的抚养权,夫妇二人对簿公堂。与同期的美国电影相比,《克莱默夫妇》没有科幻片的高概念设定,也没有西部片的振奋人心,但就是这样一部看上去有些平淡的电影,如手术刀般剖开了家庭的伦理现实:家庭分工就是很难不存在矛盾,爱情就是会在柴米油盐中消耗殆尽,即便两个人都有情有义,结局也未必是喜剧。电影赢得了诸多赞誉,罗伯特·本顿收获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和最佳导演奖。
家庭、情感、道德、人性,在这些擅长的领域,罗伯特·本顿很少失手。1984年,他导演了温情的《我心深处》,故事发生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每个人都在贫困中挣扎,可即便世事不可抗拒,人们依然相互扶持,努力走出困境。
影片描述的那个时代有罗伯特·本顿的童年记忆。1932年,他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普通家庭,因为读写障碍,他被周围人视为“慢脑子”。久而久之,罗伯特自己便也这么认为,直到遇到电影,他才知道世界上除了文字语言,还有视听语言。1960年代,在杂志社担任美术总监时,他开始与文字编辑、同事大卫·纽曼合写剧本。两人都对大萧条时期雌雄大盗的故事非常着迷,于是写出了《邦尼和克莱德》。剧本最终由导演阿瑟·佩恩搬上大银幕,获得了包括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八项奥斯卡提名,罗伯特·本顿一战成名。
合作过的奥斯卡影帝保罗·纽曼称,罗伯特·本顿的导演方式润物细无声,“他让情节自然发展,就像在偷听一样。”凭借《我心深处》斩获奥斯卡影后的莎莉·菲尔德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能(让观众)与最细微的事物共情,哪怕只是一个不易察觉的手部动作。”
罗伯特·本顿一生只导演了11部电影,2007年拍完《爱的盛宴》,他便退休息影了。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罗伯特总是很谦虚,他自比为吸血鬼故事中的“德古拉”:“我不会在镜子中留下任何痕迹。”2025年5月11日,罗伯特·本顿在纽约去世,享年92岁。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吉普赛
责编 杨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