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川文旅放大招啦!经典舞剧《大梦敦煌》4月底来铜首演 2025-04-22 01:42:00

超过4300只个股上涨,沪指录得七连阳 2025-04-21 20:55:00

何以中国丨不来一趟,意“南”平 2025-04-21 20:20:00

暮色救援 生命接力 2025-04-21 19:55: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8:39:00
自然的风貌在这里遗存,文化的长河在这里流淌,非遗的传承在这里续篇。
4月19日至23日,“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武夷山举办。这是今年“何以中国”系列活动的首站。新时代的武夷山正以其新貌而持续令人惊艳,在获得流量和留量“双C位”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文旅口碑和城市品牌。
武夷山风光
奇秀的山水、多彩的遗迹、古老的物种、辽阔的森林……走进武夷山,人们可以沉浸式感受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的独特魅力。这里分布着世界同纬度带现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
初识武夷山,很多人是从一杯香气四溢的茶开始的。这里的“大红袍”有着多元象征和寓意。仅去年,当地茶叶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3%,税收2.28亿元,茶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6%。“以茶兴农”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武夷山扎实推进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发展路径。目前,武夷山市森林覆盖率82.13%,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6.72%;全市5条河流列入全省非常健康河流,各流域、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湖库水功能达标率100%。2024年,这里的竹产业总产值32.94亿元、比增8.04%,被列入2025—2027年度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笋竹精深加工重点县、现代竹业重点县。生态保护赋能产业,产业发展反哺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形成了生态经济的武夷山样本。
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
由此山可见他山,由闽地可知中国。在神州大地,有太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求知,有太多的风土人情值得我们去体验和了解。“何以中国”系列活动,立体呈现着中国的多彩文明和区域特色。
今天,我们游览神州,更体验神州。人人都是体验官、传播者,人人都是传承者、守护者。前不久,314名学子在武夷山化身“大国小茶匠”,亲历喊山祭茶的古老仪式,感受茶叶的蜕变历程,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传承。这种文化解码的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过去一年,武夷山共接待游客33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2亿元。数据背后,正是可持续发展范式的形成,是结合地方特色和资源,高质量发展潜能的不断释放。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美美与共。区域之风貌、文化之多彩、历史之传承、时代之价值、人民之热爱、民族之精神,共同筑牢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欣喜地看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要素,正在成为诗意、融入手艺、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让人们进一步读懂和体悟“何以中国”。(央广网评论员 文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