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引爆行业,消费者为何“谈虎色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2 22:49:00    

“预制菜”究竟是餐饮工业化的进步,还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漠视?近日,由网红企业家罗永浩对餐饮品牌西贝的质疑所引发的这场巨大风波,正是呈现了这一争论。

一方基于消费体验呼吁强制明示,另一方则从专业角度坚决否认并准备法律维权。在这场“罗生门”背后,暴露的是当前预制菜行业标准缺失、定义模糊与消费者认知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罗永浩公开指责,西贝“应战”

近日,罗永浩与餐饮集团西贝的“预制菜纷争”仍在持续。

罗永浩在社交账号表示,自己和同事去西贝吃饭,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罗永浩认为,“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预制菜贵不贵倒是没那么重要(虽然预制菜卖得贵确实更讨厌),重要的是知情权。”

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罗永浩表达了对预制菜的不满,这对我们造成了伤害。我们会走法律程序,一定会起诉他。”

9月12日下午,西贝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信中称,经确认,罗永浩在微博中对西贝的指责不实。西贝称,针对所涉菜品在门店端的实际制作方式,现将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正式向全社会公布。

此外,西贝决定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参观,顾客可在门店就餐的同时向门店伙伴提出参观后厨的要求,在穿戴相关食安防护服装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参观后厨。西贝还将陆续开放原产地、央厨工厂、草原牧场、奶食工厂、莜面工厂等西贝产地源头参观,相关信息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9月12日,记者探访了上海市一家西贝莜面村的后厨,员工告诉记者:“店里没有预制菜。烤鱼烤羊等菜品运来的时候都是生的状态,到店后才开始烹饪。香葱烤鱼大概需要烤9分钟,烤鸭需要烤80分钟。”【探访详情可戳记者实探西贝后厨】

9月11日,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西贝的中央厨房预加工,配送到门店的是原料,例如羊排切割成标准形状等。预制和预制菜是两回事,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预制菜是成品,是将熟食加工好冷冻,再拆包装后加热直接食用。

缺乏国标,但鼓励预制菜明示

实际上,在被C端消费者熟知之前,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已有20多年之久。但当时预制菜仅仅被B端业者所知晓,并作为行业内的切配和辅助环节,C端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熟知度并不高,也鲜少有消费者直接购买预制菜。

“到2014年左右,因房屋租金、用人成本持续提升,大量餐饮企业开始采用中央厨房+预制食材的经营方式,B端需求的增长催生了该行业的第一次增长。而2020年初的疫情突如其来,宅经济为预制菜行业在C端市场的渗透和发展按下了快捷键。”某简餐品牌负责人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预制菜的行业体量还在扩大。根据《中国烹饪协会五年(2021—2025)工作规划》,预计2030年中国餐饮规模破10万亿,假设保守按照8万亿测算,预制菜渗透率提至15%~20%,则B端规模5000亿,加上C端预计7000亿,复合增速13%。

即使行业仍在扩大,但随着入局者的增加,市场分散度在加剧,钱也没有那么好赚了。曾被誉为“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605089.SH)近几年的净利润逐年下滑。此外,业内对预制菜并未有统一的“国标”,各地标准也不一致。

整体而言,在预制菜行业中,消费者对预制菜风味、营养和安全的质疑是众多业内人士面临的共同问题。而预制菜行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端的加持、产业端的自律,还需要消费端的接受,方方面面缺一不可。

罗永浩此次发声,体现了广大消费者对预制菜信息透明的需求,这次发声或许会进一步推动餐饮行业明确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预制菜行业可能存在的一些争议。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也就是说,虽然目前还没有一条法律明文规定必须对预制菜进行明示,但是这种行为正在被大力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则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餐厅如果使用预制菜,应该是有必要和消费者说明的,消费者有知情权以及消费权,如果说没有说明,有可能涉及消费欺诈。

朱丹蓬进一步表示,日本的预制菜产业很成熟,它的应用场景最广、品质也是最高的。因为首先日本有预制菜国标。第二,日本对于预制菜的门槛是很高的,并不是任何一个企业都能够做预制菜,必须要拿到相应的资质和牌照。所以,日本的预制菜无论从消费端的信任也好,从产业端的审核也好,都是非常严格的,这也造就了它的预制菜的食品安全是有保障的。

预制的不一定是预制菜

本次纷争的原因之一,还与顾客端和品牌端对于预制菜的理解不太一样有关。

在部分顾客理解中,直接使用切好洗净的原材料进行烹饪算预制菜;没有锅气的菜也是预制菜,隔夜菜也是预制菜。

但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主食类产品;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均不属于预制菜。

目前,中央厨房模式已被广泛使用在餐饮行业。

红餐网创始人陈洪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隔夜菜不算预制菜,有些菜是可以隔夜,有些菜是不适合隔夜的,不能一概而论。此外,中央厨房在餐饮行业中确实具有重要地位,既是行业进步的显著表现,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手段。从行业价值来看,中央厨房通过集中采购、标准化生产和统一配送,大幅降低了餐饮企业的食材损耗与运营成本,同时解决了传统门店“口味不一”的痛点,尤其适配连锁餐饮的规模化扩张需求,是餐饮行业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发展”升级的核心标志,体现了行业进步。

而在食品安全层面,中央厨房能实现从食材溯源、清洗加工到成品储存的全流程可控,相比传统门店的“小作坊式”操作,更易落实卫生标准、规避交叉污染风险,还能通过专业检测设备提前排查不合格食材,形成了更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

相关文章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引爆行业,消费者为何“谈虎色变” 2025-09-12 22:49:00

中经评论:光伏业反内卷向外延才能赢未来 2025-09-11 07:23:00

最被误解的5种食物:虽然高热量,但吃对了真能减肥! 2025-09-08 18:37:00

文旅市场走热拉动需求 宇通客车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64% 2025-09-04 07:15:00

对话领航者--滨高电梯朱海涛:成立换新体验中心 业务聚焦两大领域 2025-08-29 1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