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升级推动能源行业加速低碳转型 2025-08-24 10:44:00

怀化人社重磅上线!湖南公考er的“神助攻”来啦! 2025-08-21 10:13:00

明年底可量产70万平方米/年 2025-08-19 08:19:00

中山市搏源胶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2025-08-17 04:53:00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4 10:44:00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近年来,我国纵深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79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6%,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9.7%。
能源转型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升级是关键。”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升级能促进新能源高效开发,推动传统能源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
在宁夏,麻黄山风电场内,两台叶片直径82米的风机在低风速中平稳转动。“技术改造后,该风机启动风速从12.5米/秒降至10米/秒,单机年增发电量60万千瓦时,相当于300户家庭全年用电量。”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改造使相同风况下发电量提升25%,年利用小时数增加400小时。
在新疆哈密,机器隆隆作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核心装置正在加紧安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通过智能温控、高温动态密封、油气除尘等新技术,将煤焦油产率提升10%,灰分含量降至0.03%以下,全部达产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4.6万吨,减碳109万吨,实现了煤炭资源高效转化、循环利用。
科技的进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传统能源,新型储能技术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山东肥城,世界领先的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将废弃盐穴变为“超级充电宝”。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以空气为介质,实现了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电力存储,单次可连续放电6小时,年发电量约6亿千瓦时,可保障用电高峰时段20万至30万户居民用电,年可节约标煤约18.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9万吨。
在云南文山,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充放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按照每天两充两放测算,该储能站每天可储电量8万千瓦时,每天可调节电量160万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98%,每年可调节电量5.84亿千瓦时,相当于27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新型储能技术可以灵活调节电力余缺,能有效破解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难题,增强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韧性与动态调节能力。”孙传旺表示,新型储能响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能有效适应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随机性强的特点,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的灵活性与安全性,提升绿色科技领域的创新强度与活跃度。
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实现能源永续利用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此前印发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近年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但仍面临能源结构待优化、关键技术待提升等挑战。“突破技术瓶颈,打造经济可靠的能源技术体系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孙传旺建议,要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等技术自主性、前沿性攻关,聚焦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型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