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焦高端芯片等关键技术 最高法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5:25:00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并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4年)》。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近53万件(其中一审47.99万件),审结54万余件(其中一审49.41万件),结案数、审限内结案率平稳上升,案件比及上诉率、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比、申诉申请再审率等各项指标均趋优,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

充分发挥发明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集中审理优势,积极运用诉讼保全、惩罚性赔偿等救济手段,显著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

不断完善高新技术成果和新业态新模式司法裁判规则,持续加大对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芯片和生物技术等关键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有力支撑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例如,在“无创产检诊断”发明专利授权案中,人民法院进一步明确创造性判断中技术启示认定的司法裁判标准,依法保护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2024年全国法院在460件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44.2%,有力震慑了侵权者,有效维护了权利人合法权益,极大地提升了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最高人民法院在“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中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金额达6.4亿余元。

在强调严格保护的同时,切实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滥用诉权等阻碍创新的行为。依法适用滥诉反赔制度,支持胜诉被告向滥诉原告索赔合理开支。例如,在“潜水艇地漏”商标、专利系列案中,对于原告故意“一事两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滥用权利的行为,判令其赔偿被告合理开支,引导当事人诚信行使诉权。

完善协同配合机制,促进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方面,

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版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版权协同保护的意见》,构建版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落实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订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推动商标行政审查标准与司法标准统一。

北京、浙江等地法院与当地相关行政机关建立衔接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

持续推动司法建议制发和落实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积极推动涉电影产业司法建议落地见效,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新收涉电影著作权纠纷案件同比下降43.32%。

加强反垄断民事和行政审判,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方面,最高法强化对重点领域反垄断行为司法的规制。加强对民生领域、互联网平台、医药、通信等重点领域的反垄断司法力度,营造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就民生领域而言,案件涉及教育、医药、食品、供水供气、出行服务、建材供应等行业。在“米线生产商”横向垄断协议案中,查明润某公司等8家米线厂商达成并实施固定价格、联合抵制其他厂商的协议,依法认定构成横向垄断,判定该垄断经营者赔偿遭受排挤受到损失的易某公司110万元。

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垄断案件呈平稳增长态势。2013—2024年,全国法院共受理垄断民事一审案件1145件,审结1071件。自2019年1月1日成立至2024年12月底,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垄断民事和行政二审案件282件,审结243件,其中2024年法庭审结97件。2024年全国法院认定构成垄断的案件31件,同比增长2.1倍。其中,一审法院认定构成垄断案件14件,同比持平;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二审认定构成垄断17件,同比增长4.6倍。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最高人民法院将持续加强反垄断司法工作,准确适用反垄断法及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将互联网平台、科技创新、信息安全等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同时持续关注民生、行业协会、知识产权、自然垄断行业、行政权力滥用等领域的反垄断,坚决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助力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相关文章

聚焦高端芯片等关键技术 最高法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 2025-04-21 15:25:00

孟州市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名单 2025-04-17 21:05:00

赫章县:密织“三张网”筑牢人社领域保密防线 2025-04-17 12:04:00

公开征集问题线索 2025-04-16 22:24:00

湖北咸安法检联合发布司法保护令,守护古桂花树 2025-04-16 2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