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赋能实战砺兵 武汉市组织2025年“应急使命” 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1:0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周丽娜、张晓萱、邹晓钦)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抢险工作决策部署,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4月28日15时,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2025年武汉市“应急使命”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在汤逊湖渔港路滩头区域正式拉开序幕。

演练现场

演练在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同步启动,设置水域搜救、堤坝险情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生命搜寻等9大类15个科目,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共组织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机动支队、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中韩(武汉)石化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武汉警备区战备建设处等35支队伍1100余人开展实战演练,救援直升机、工业级无人机、动力舟桥、水陆两栖救援车等181台(套)大型装备集中亮相,线上直播点击量达50万人次。

装备展示

演练预设背景为我市连续遭遇强降雨,汤逊湖渔港路滩头区域险情突出,出现部分道路损毁、电网中断、管涌漫溢、群众被困等险情。武汉市应急管理局“智慧应急平台”根据预警、险情、灾情等情况,建议按照《武汉市城市防洪应急总体预案》要求启动防汛Ⅱ级响应,并生成抢险救援处置方案,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Ⅱ级响应。

智慧应急平台

水域搜救环节,中国安能救援基地与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机动队伍协同配合,组成动力舟桥和橡皮艇编队,开展人员搜救和转移行动。第二批群众转移时,一名群众突发昏迷,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调派直升机,开展直升机绳索救援,检验了“舟桥——空中”无缝对接的立体救援能力。

动力舟桥转移被困群众

直升机转移昏迷人员

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机动队伍、武汉常备佳应急救援队、武汉宝捷救援队分别采取水上飞翼、“O”型救援、活饵救援、翻舟救援、舟艇编队等方式,争分夺秒营救落水人员。

“O”型救援

活饵救援

三角形舟艇编队

“S”型舟艇编队

堤坝险情处置环节,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机动队伍、武汉警备区战备建设处、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中建三局、武汉市城投集团、武汉城建集团、武汉城发集团等力量,针对堤坝出现的管涌、漫溢、渗水、散浸等复合型险情展开协同处置,采用"人机协同、分段包干"战法,加高加固坝体。

坝体加高加固

与此同时,车辆落水、线网运营线路涌水涌砂、隧道倒灌进水、危化罐体雷击着火等突发险情,在中韩(武汉)石化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救援队、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武汉长江隧道建设公司救援队、武汉潜喵救援队等多支队伍的共同努力下逐一被解除。

隧道倒灌进水处置

危化罐体雷击着火处置

沉车打捞救援

武汉蓝天救援队、武汉退役军人救援队、江岸区宝捷救援队等各社会救援力量,采用搜救犬、机器狗、人工敲打等方式搜寻被困人员,使用顶撑破拆解救受伤人员,展现"人犬协同"、"三级递进"的搜救模式。

生命搜寻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调用大型抽排水设备,开展紧急排涝作业,积水内涝险情得以解除。

紧急排涝

此次演练聚焦“多灾种耦合、多灾点并发、多任务实施”,突出“数字赋能、极限备战、全域联动”三大导向,智慧应急平台、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侦测船、机械犬等高精尖装备全面投用,成功检验了“智慧应急”体系下的“监测-预警-处置-救援-重建”全链条能力。

演练现场航拍

以科技铸盾,凭实战砺兵,武汉市正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防汛应急抢险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相关文章

科技赋能实战砺兵 武汉市组织2025年“应急使命” 防汛抢险救援综合演练 2025-04-29 11:06:00

五一假期,武汉上新! 2025-04-28 21:01:00

小米智能家电四项技术获国际领先技术鉴定 2025-04-23 20:23:00

“春日经济”掀热潮!华巨臣第15届武汉茶博会盛大开幕! 2025-04-21 17:35:00

要打全运会的篮球小将先在此一番较量,首届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萧山开打 2025-04-21 13: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