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报漫谈丨开海季,来山东实现海鲜自由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06:02:00    

9月1日,青岛各渔港码头汽笛长鸣,沉寂已久的码头迎来了一年中最沸腾的时刻。

此时,山东各大渔港已人声鼎沸。船上的渔民虽然忙碌,但是分工明确,有的在检查修补渔网,有的在往船上装生活物资,还有的忙着往船上装冰……

随着黄渤海伏季休渔的正式结束,山东辖区约1.6万艘渔船在鸣笛声中启航奔赴大海。

环保与丰收的双重乐章

近年来,山东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稳定在90%左右,海洋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碧海蓝天的美景进一步擦亮山东海洋生态“名片”。

山东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持续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加强入海河流总氮控制和入海排污口整治,持续强化海洋生态保护,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修复。

当黄渤海结束四个多月的伏季休渔期,数千艘渔船整装待发,山东各个定点渔港重现繁忙景象,不仅带来了海洋的丰厚馈赠,更连起了人与海、环保与丰收的多重纽带。

在山东,海鲜不是一个地方一枝独秀,沿海各市根据自然禀赋差异,形成了各有特色的风物。例如,梭子蟹以潍坊昌邑和烟台莱州最为出名,二者皆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蟹肉肉质细嫩,口感紧实,鲜味浓郁。

舌尖上的海洋记忆

山东的海鲜,不仅种类多,吃法也多。新鲜的海货,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就足够美味,虾蟹贝类清洗干净上锅一蒸,香气就飘满整个屋子。

除此之外,极具鲁菜特色的葱烧海参等山东“硬菜”,也让不少山东人魂牵梦萦。将刺参煨至软糯,再与焦香四溢的葱段同烧,入口胶质黏唇,葱香与海鲜的醇厚层层递进,营养丰富。

每个沿海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海鲜记忆:或许是祖母拿手的鱼汤,或许是父亲特制的腌蟹,或许是全家围坐一起拆蟹剥虾的温馨场景。这些味道穿越时光,成为代代相传的味觉基因。

当渔民朋友撒下金秋“第一网”时,最适合出发的季节就是现在。从清蒸的坦荡、油焖的豪情,到山海的交响、家常的温情,这些味道,最终都化作一个“鲜”,这一口“鲜”,藏着沿海人的乡愁,也藏着对大海的敬畏与感恩。

(海报新闻编辑 张卿彬 综合自澎湃新闻、半岛都市报等)

相关文章

海报漫谈丨开海季,来山东实现海鲜自由吧 2025-09-06 06:02:00

阅兵场外的海上“国之重器” 2025-09-04 10:33:00

“好运山东”山东省第二届美丽乡村拔河争霸赛日照赛区预赛举行 2025-08-30 13:49:00

天津多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休闲渔船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2025-08-22 18:05:00

山东载11人面包车坠海 已致6人遇难 2025-08-16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