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没了辛巴,程一笑拿可灵当快手救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7:27:00    

文|象先志

快手知名带货主播辛巴的事件仍在发酵。据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爆料辛巴日前被杭州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滞留十几个小时后才返回家中,后出走并滞留香港。不过针对上述网传情况,辛选公司内部人员回应:“均不属实!”

在辛巴宣布因健康问题退出直播之前,其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间因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引发质疑,有媒体报道,多位消费者称疑似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关联病症。

一边是辛巴退网、品牌危机、行业质疑,一边是快手在财报中主动披露AI营收,强调未来增长空间。两条新闻在时间上几乎叠加,却指向同一个现实:电商故事不再足够,快手必须在AI领域打下一场胜仗,才能给市场与程一笑一个新的叙事。

大部分互联网科技公司在AI领域花了很多钱,但很少有公司会明确提自己赚了多少钱。

通常外界能看到的只有相对模糊的“高速增长”或者同比增速,而没有真正能用于判断相关业务ROI的绝对规模。

快手某种上是个例外。

在1Q2025财报会上宣布可灵视频生成模式效果全球第一时,快手同时公开了1.5亿元人民币的单季AI营收规模。最新的第二季度,这方面营收进一步增长到了2.5亿。

考虑到视频生成对于计算资源的消耗远高于普通AI应用,可灵距离贡献实际利润应该还有相当的距离。

但快手愿意在财报中提到这个数字,说明管理层认为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并且有信心在未来保持强劲增长,不然频繁调整披露口径就会被认为是欲盖弥彰的手段。

因此,快手在财报中主动亮出AI营收,其实是在释放一个信号:AI不是边角料式的补充,而是被寄予厚望的新战场。对于程一笑而言,这不仅关乎业务多元化,更关乎个人的历史定位。

AI是程一笑的立身之战

2023年5月快手电商“引力大会”上,程一笑罕见露面做了开场演讲。

面对现场千余名参会者,程一笑表现出CEO们少有的腼腆。

抱歉,我有点紧张”。

作为一家拥有数亿用户和千亿市企业的掌舵人,你很难想象他会在自己的主场感到如此局促。

这一方面是程一笑的性格使然,有人说他是“天通苑张小龙”,擅于产品不善言辞,更不喜抛头露面。但另一方面,这显然跟程一笑在公司内部的角色定位有关。

在快手发展过程中,宿华主外、程一笑主内构成了“铁厂”独有的双核领导架构。

而一个习惯主内的人突然要做角色切换,自然需要时间适应,就像一个家庭主妇回归社会也需要努力克服很多困难。

这是一种普遍认知的缩影,在很多人看来,宿华之于快手是比程一笑之于快手更熟悉的叙事。

快手的确是程一笑创立的,但董事长之前是宿华,CEO也是宿华,这两个核心岗位都是程一笑从宿华手里接过来的。

又比如,即便早已将职位交给程一笑,但今天当你用Google或者百度搜索“快手创始人”时,宿华的词条仍然排在最前面。

而公司治理最重要的股权和投票权,宿华也一直保持着高于程一笑的比例。

最新一份年报中,宿华拥有9.92%股份和36.74%的投票权,高于程一笑的8.88%和31.32%。

如果不是公司上市后,宿华有计划地隐退,快手可能上演一出激烈的创始人攻防战。

在“后宿华时代”,程一笑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摆脱“前董事长和CEO”的思想和制度遗产?

答案只有一个,开辟第二战场,打一场没有宿华参与的大胜仗。

程一笑过去几年最重要的成果有两个,一是带领快手扭亏为盈,二是奠定了快手电商业务的业务基础。但这两个成果不够大,不够漂亮,不够程一笑“立身”的分量。

就盈利而言,程一笑的确是快手扭亏的主导者。

甚至合理的推测是,快手在2023年第二季度首次实现净利润为正,恰恰是程一笑彻底从宿华手里接棒的重要推力。

过去两年里,快手赚钱能力逐渐稳定,一季度净利润微降,最新季度的财报中毛利率和净利率则都创下了新高。

但对于快手拥有的流量规模和用户黏性来说,赚钱本身是合理的,亏钱才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在上市之前的2017到2019年,快手每年的盈利在数亿元人民币。而2020年和2021年的巨亏,本质上是互联网公司主动烧钱换增长的那套逻辑。

既然亏是一种主动选择,那停止亏损也在主动选择的范围之内。也正是这个原因,程一笑的降本增效才能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

在电商方面,程一笑此前虽主动挂帅,达到的成绩却只能说差强人意。

我们不妨通过GMV指标,来对快手电商的发展做个简单的复盘。

2021年至2024年,快手GMV增速分别为78%、32%、31%、17%,2025年增速则将进一步放缓至8%。考虑目前快手电商不到1.5万亿的大盘,这个增速和天花板很难说亮眼。

因此,在上个月的电话会议上,程一笑宣布1Q2026起,将不再披露 GMV 数据。

所以到目前为止,扭亏和电商都只能说明程一笑有中规中矩的领导力,但不能算是出色的企业家。

只有让快手在AI时代站稳潮头,他才能证明自己不只是守成之君,而且是开创之主。

AI是程一笑的立身之战。

留给快手AI的时间不多了

程一笑对AI的全面布局正在加速。

4月30日,快手成立可灵AI事业部,由高级副总裁盖坤担任负责人,并继续兼任社区科学线负责人。这次调整后,可灵 AI 将作为与主站、商业化、电商、国际化、本地生活并列的一级业务部门,向快手董事长兼 CEO 程一笑汇报。

这也是最近三年快手唯一成立的独立事业部。

就目前而言,快手AI能力的落地集中在两个方向:提升推荐算法的能力和提供内容创作的能力,前者赚现在,后者战未来。

不过无论是线上营销服务场景,还是电商场景,抑或是短视频推荐场景,于今天的快手而言都是PPT雕花的生意,只能带来对存量的极其有限的改进。

比如二季度日活月活的增长都在3%,线上营销服务营收增长也在低个位数。

并不是说这些数字不值得宣传,谁都想要进步,但越成熟的业务进步越难。

腾讯最近能靠AI把广告提上去,重要因素是起点不高,微信视频号既是个还在快速增长的新兴业务,其推荐算法此前本身也被公认为效果一般,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快手AI的重担,不可避免地落在可灵身上。

程一笑3月份说可灵全球第一的时候,很多人的反应估计是觉得吹牛逼。

但从《象先志》的观察看,可灵AI的确是当时外网热度最高的视频生成模型。

所以更令人好奇的问题是,快手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AI是资本密度和人才密度要求极高的行业,而快手过去几年里在扭亏的同时,还大幅削减了研发投入。

2021到2024年,快手研发投入连年下降,分别为149.56亿元、137.84亿元、123.38亿元和121.99亿元。

这背后并无魔法,只是快手走了一条取巧的路径。

2023 年下半年,快手成立专项,探索视频生成技术。

次年 2 月,OpenAI 的 Sora 问世,程一笑拍板向视频生成倾斜开发资源,并将其定为公司级战略。

这个时候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在专注于大语言模型和图片生成模型上,快手选到一条不拥挤的道路。

不拥挤的原因很简单,大语言模型已经有广泛可靠的用途,图片生成模型逐步成熟且趋势稳定,视频生成则更像是炫技赚吆喝的产品。

在其他同行都在做语言图片的时候,快手卡了个身位,跟踪Sora的DiT 路线推出了可灵。

两年过去,今天可灵面临两个更严峻的问题。

一方面,视频生成赛道正在愈发拥挤,几乎所有的头部公司都推出了类似产品。

大模型领域正处于“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奔腾年代,一款当下的SOTA模型,两三个月后就可能被视为落后的陈旧事物。比如在最新的Video Generation Model Arena排行榜里,可灵已经掉到第七。

上个月,在传出可灵月收入环比下降8%后,快手股价重挫9%。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验证,但显然说明资本市场显然有同样的担忧。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研发投入的降低正在造成快手AI的人才流失。

仅刚刚过去的8月份,就有两名技术高管离职。

8月16日,快手副总裁、大模型负责人张迪出走,有传闻他将加入字节,但因竞业协议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gap。

8月27日,快手数据平台产品技术中心负责人(兼任数据平台产品中心负责人)董西成被爆出卸任。

事实上,除了这两人,近年来快手已有多名副总裁级别的技术高管离职,包括快手磁力引擎副总裁、短视频业务负责人袁帅,多模态负责人王仲远,首席音视频架构师刘岐,科技知识图谱与大模型Agent技术负责人付瑞吉,以及快手副总裁、推荐算法负责人宋洋等。

马云说过一句话,员工离职要么钱给少了,要么受委屈了。

程一笑或许意识到了这一点,毕竟他不太可能自己去写代码了。

今年前两个季度,快手研发投入同比分别增长了16%和21%。

来自视频号的双重压力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腾讯跟快手的关系过去很好。

你可以直接把快手视频转发到微信里,但抖音却只能手动复制链接和文本。

在视频号出现之前,腾讯在短视频领域做了很多尝试,但都不如人意,所以一度传出腾讯会收购快手建立针对抖音的短视频防线。

这个基础在视频号上线后逐渐削减了,视频号越成功,腾讯跟快手的联盟就越松散。

而视频号的确是越来越成功了。

过去三年里,在活跃用户数量、在线时长、广告收入等各方面,视频号全面开火,并且仍在持续增长。唯一进展较慢的只有电商,张小龙还没有从强产品弱运营的历史思路完全调整过来。

迅猛膨胀的视频号,会在两个方面对快手造成双重压力。

首先是最直接的用户争夺。

如果说抖音跟快手的人群,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化,那视频号的用户人群几乎对快手形成了全覆盖,因为快手老铁是微信用户的真子集。

而且尤为对立的是,快手特有的强私域连接,恰恰也是微信所擅长的。老大跟老二打架把老三打没了的故事不胜枚举,程一笑有充分的理由警惕,但没有足够的武器防守。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潜在的问题。

2021到2023年期间,在反垄断合规压力下,腾讯以分红的形式大规模减持了京东和美团。当时外界也曾一度猜测,腾讯是否会通过同样的方式减持快手。

这个猜测后来并没有成为现实。尽管腾讯过去两年在快手的持股比例有所降低,但根据5月份的快手年报,腾讯仍然持有其15.8%的股份,是最大的机构股东。

事后来看,腾讯未减持快手股票的一个重要原因大概是当时快手股价处在明显的下行通道,大规模抛出快手股票会进一步增加其下行压力,不利于为股东兑现投资回报。

然而今天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随着视频号逐步站稳脚跟,快手对于腾讯的战略作用正在快速消退。

在视频号日活数据等方面早已快手,并且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的情况下,今天的腾讯已经不需要快手来抵御或牵制抖音。

无论曾经二者的关系有多紧密,如何并肩作战,视频号必然跟快手构成了竞争关系,并且目前处于优势地位。

因此,腾讯对于快手的定位也必然在发生变化。

与其在大力发展视频号的同时持有快手大量股份,增加可能的反垄断压力,腾讯的关注重心或许会逐步切换到如何实现投资回报的财务层面。

对于快手来说,腾讯如果决定减持股份,既会在业务层面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在资本市场上对快手股价造成重压。

要在应对视频双重压力的同时打赢AI战争,程一笑的挑战比想象中更大。

相关文章

没了辛巴,程一笑拿可灵当快手救星 2025-09-09 17:27:00

一女子乘坐飞机时点燃打火机并拍摄视频,四川警方发布警情通报 2025-09-08 18:20:00

乐鑫科技拟募17.78亿推动技术升级 加码研发Wi-Fi MCU出货全球第一 2025-09-08 14:11:00

AI浪潮下,宁波如何拥抱资本逐浪前行? 2025-09-08 10:42:00

杰华特及控股公司共同斥资4.18亿元购买新港海岸部分股份,意图信号链芯片市场互补 2025-09-02 00:23:00